首页>热点 > >正文

全球热议:血液科医生谢别录:血小板减少时应该怎样做?

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有着密切关系。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小于每微升10万个。

血小板减少后,身体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。血小板计数在5万-10万之间时,可能表现为牙龈出血、鼻子出血、皮肤出血及瘀斑等;如果到血小板计数降低到2万以下,就会出现自发性出血,如消化道出血、月经过多、子宫出血、肺部出血和脑出血。


【资料图】

血小板板减少往往有很多的原因,包括血小板生成减少,破坏过多或消耗过多、分布异常等等。多种疾病包括血液性疾病,风湿免疫病(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等)及治疗相关因素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。其中免疫性因素和血栓形成相关的消耗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(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、抗磷脂综合征等)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机制。

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应对血小板减少呢?

1.调节情绪,不要过度关注血小板数值

对于多数患者来说,血小板数值能够恢复正常是好事。而对于久经治疗后,还未恢复正常的患者来说,如果血小板的数量在安全范围内,不影响正常生活也是可以的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保持心情舒畅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,积极配合治疗。

2.生活起居方面

避免肢体碰撞和外伤;

勤剪指甲,避免划伤皮肤;

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,避免用力擦洗皮肤;

保持鼻腔湿润,防止干裂加重出血,忌用力擤鼻子、用手挖鼻;

口腔护理时,建议用软毛牙刷刷牙,忌用牙签剔牙,以防牙龈损伤。

3饮食调护方面

宜使用一些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的软食或半流饮食,例如:小麦、玉米、小米、糯米、豆类、瘦肉、蛋类、橘子、红枣、红皮花生、菠菜、白菜等。其中,带皮的红衣花生水煮后食用升血小板效果佳。不可食用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,禁食过硬、过热、过粗糙的食物,忌烟、酒等刺激性物品。进食应细嚼慢咽,进食后常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。另外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先禁食,等消化道出血停止之后,改为流食,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。

4出血的观察与处理

注意观察出血现象:如皮肤有没有新的出血点或瘀斑、大小便颜色改变等。

如果有局部出血,如鼻孔、牙龈等小出血,可以使用棉球或纱布按住出血点,直到止血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血止之后不可强行取下血痂,需要先以水润湿后再取下或等其自行脱落;若出血不止,应立即就医。

另外,如果出现腹痛、呕吐、便血等状况,这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;如果有头痛、呕吐、昏睡或神志不清的状况,则有可能是脑出血,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即就医。

以上就是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,切记出现任何不良状况时要及时就医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